以及,作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虽然大众集团的业绩稳定,但它仍然也面临着一些“传统”做空,德国方面不像美国会公布做空仓位,仍旧有媒体结合它20%的隐含波动率、行业常规情况估算“排放事件”前的做空规模至少也在28亿欧元左右。

        这样的做空比例对于大众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并不高,在欧洲汽车股里的表现也十分稳健,但耐不住它的市值很高,如此规模的资金显然不可能都是过山峰,那么,针对性的筛查效果也就会打上折扣。

        退一步说,做空方A的程序合法,资金正常,又如何证明它和另一个流程正常的B存在共同操纵市场的行为?

        没有跨市场的联动打压,没有制造虚假流动性的幌骗交易,大众股价的下跌归根结底是它自身出现了严重的利空问题。

        对于大众集团这种级别的上市公司,这是极其罕见的。

        私底下有德国的调查人员就颇为恼怒:“大众不仅犯罪,还在犯错!”

        犯罪就是错,被抓住了,这就错上加错!

        如此针对性的调查脉络又绕了回来,欧洲方面需要穿透离岸架构来考虑反洗钱规则的适用,或者,通过对底层资产的穿透核查尝试锁定资金的实质性协同做空。

        《华尔街日报》除了关注排放事件的进展,也在关注欧洲对过山峰身份与资金的追查,饶有兴趣的结合欧洲方面的法律来分析了一番过山峰面临的风险以及欧洲监管所面临的困境。

        欧盟《证券结算监管条例》SSR要在7月1日才正式生效,德国的有价证券交易法WpHG没有把欧盟的信息披露规则纳入执行,类似总收益互换TRS等衍生品的操作既无需报告,也难以追踪。

        成员国不同的规则、离岸国家的非穿透、多种衍生品的规避……这些都客观上帮助了做空资金的蓄意隐藏,增大了监管机构的调查和管理难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