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坐在会议室,踌躇半天后还是觉得要表明立场:“俞总,我是不会加入碳硅数据公司的啊,你知道的,我打算创业了。”

        他瞧着这个阵势,觉得碳硅数据是想要打动自己。

        俞兴笑道:“我知道你要创业啊,我就是觉得谷歌、微软、百度这样的公司都这么重视深度学习,碳硅数据也得重视,这就喊人过来听听余博士的宣讲。”

        余凯点点头,觉得“宣讲”这个词的定位很不错,或者说,他这次过来是带着些游说的意味。

        这位真正的“余”博士喝了两口茶,没多客套就聊起深度学习这个小众又尖端领域的变化,以他参与的百度竞拍作为开始,阐述了大公司对深度学习的态度。

        余凯是被邀请回国的,进入百度前的身份是杰出的旅美人工智能华人学者,还在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所开设了“机器学习”的课程。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这些标签就是相对小众的方向。

        在余凯进入百度没几个月的时间,他就秘密代表百度参与了一场对知名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创建公司的竞拍,另外三家的对手里已知的就是微软和谷歌,还有一家不清楚来历。

        起拍价是100万美元,余凯在百度拿到的资金授权上限是2400万美元,结果拍到了4400万美元,杰弗里结束了拍卖,还是选择进入谷歌。

        钟志凌听了个小故事,举手示意地稍微表达了疑惑:“余博士,我刚才搜了杰弗里·辛顿的成绩,大概明白你们对他的重视,不过,一会是机器学习,一会是深度学习,这是有差别的吧?”

        余凯没有介意这种外行的问话,他除了科研的身份,也经常和企业打交道,在百度里也没少解释基础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