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帆解释道:“我们做了测试对比,现在的32和64的线束分布不够合理,40线反而更平衡,我们用Velodyne64线扫描50米外一米七的行人,最多只能扫出来5条线,但实验室里的40线能做到6条线。”
今天这台灵罡32线不是第一次装车测试,包括Velodyne64线也有多次的测试对比,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激光雷达的一大需求是扫描时成像范围中间区域的密度要足够高。
余凯这么一听,更加惊奇:“这是怎么做到的?”
百度有自动驾驶的研发团队,也采购了Velodyne64线雷达,虽说不是他的主攻方向,但也知道大体脉络。
李一帆看了眼俞总,见他没有反对,说道:“Velodyne的线束是均匀分布,但我们实际上车测试之后尝试车辆正前方和两侧区域采用不同的分辨率,效果反而更好,能让关键区域的点云密度有显著提升。”
他顿了顿,有些自矜的笑道:“这样非均匀分布的设计下来,40线雷达在关键区域几乎能等效83线了。”
这显然不容易。
余凯由衷的称赞道:“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李一帆这时却是一叹:“但问题也不少,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余凯极其体会这句话里的情绪,但他今天在碳硅集团这边遇到意料之外的惊喜,反而颇觉精神振奋,笑着说道:“在路上就很不错,路虽远,行则将至。”
他没有多感慨,直接问了个更为专业的问题:“你们是和碳硅一起做出行方案吗?你们对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是怎么处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