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朱翊钧权衡了一番,才敲了下铜钟说道:“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改日再议。”
朱翊钧宣布下朝,没有马上做出决策,而是拿出了拖字诀,没说准也没说不准。
他下了朝,就带着太子朱常治去了北土城,太子仪仗等在了北土城城门外,一直等到了二十四个灵柩,朱常治挨个将团龙旗覆在了灵柩之上。
每一个灵柩前,都站着大明英烈的家眷,太子挨个和这些家眷们说了话,还每户给了一等奇功功赏牌和一块东宫腰牌,若有麻烦,有人要吃绝户,有人要喝兵血吃掉抚恤,都可到通和宫求助。
太子挨个见过了家眷后,并未上车驾,而是带着灵柩,向着西山英烈祠而去。
西山英烈祠和在建的皇陵、金山陵寝在一个地方,从西土城步行过去要二十多里地,朱常治并不觉得累,这段路,是他走的第三次了。
万历十六年,戚继光率军东征凯旋,朱常治主动请缨,扶灵柩安葬英烈,这是朱常治第三次走这条长路。
若问他的想法,他或许说不太明白,但他知道,他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保下大明江山,才有了他奢靡的生活。
哪怕是装模作样,也要装一辈子。
朱常治还小,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但是他父亲总是跟他说权力和责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