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造船的工程师们正在理论结合实践,分析如何解决问题,游龙号本身已经足够探索了,飞云号的技术验证,也是道阻且长。

        就是造不出来又如何呢?朱载堉的蒸汽轮机依旧是个遥远的似乎不可能实现的梦,但在这个开发项目中,已经出现了数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让大明造船业蓬勃发展。

        飞云号即便是最后无法完成海航,仅仅是对螺旋桨的探索,以及对蒸汽机上船的研究,就已经为了大明的造船业推开了新的大门。

        “汪道昆这个工部尚书,做的不错。”朱翊钧看完了奏疏,工部的奏疏和别的六部不同,工部的奏疏为了让陛下明白到底说的是什么,还附了九张图,阐述导致船只操舵困难的原因。

        大概就是汪道昆为首的工部,对逆风航行船只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分析。

        朱翊钧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个课题给大明国子监那九千多名监生一起做一下,他看着冯保说道:“把这受力分析去掉,让国子监的监生们做一下这个受力分析。”

        “陛下,监生恐怕没那个能耐。”冯保看天书一样看着图,非常肯定的说道。

        朱翊钧平静的说道:“他们是国子监的监生,整日里风花雪夜成何体统?不会可以学。”

        “这个真学不会。”

        “可以学。”

        “臣遵旨。”冯保为国子监的监生默哀,他尽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