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朱翊钧点头。

        “臣告退。”张居正站起来俯首见礼。

        毕竟是做手术,也有可能出现问题,他给陛下这封奏疏,是他的遗书,若是真的一命呜呼死在了三品一条枪之下,陛下再看遗书不迟,若是得天眷顾,没有死,那就没必要拆了。

        “冯大伴,送送先生。”朱翊钧挥了挥手,示意冯保代为送行,张居正一走,朱翊钧就拆开了奏疏细细的看了起来。

        一本从结构到内容都和诸葛亮《出师表》高度相似的奏疏,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劝皇帝勤政不要荒芜政务,劝皇帝不要忘记了唐玄宗、世宗皇帝的克终之难,劝皇帝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让大明再次伟大的期许就完全落在了皇帝的身上,希望陛下不要辜负万民的期许,谁人谁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都写的很明白。

        出师表,是一份遗书,朱翊钧当初全文背诵的时候只是觉得诸葛亮絮叨,到了后来再读,才彻底读明白了他的内容,那时候征战,舟车劳顿,稍有不慎就是死于长途跋涉之中,但诸葛亮还是带着军伍继续北伐了。

        张居正这本遗书,也是类似的。

        相比较诸葛亮,张居正其实是略微逊色一些的,张居正的军事天赋并不是很强,张居正也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张居正还是个大贪官,收军将和外官的孝敬。

        朱翊钧确实没有诸葛亮,但他有张居正辅弼,军事上还有戚继光可以倚重,道德楷模上有海瑞,这完全足够了,老天爷对他已经足够好足够好了。

        万历九年,十九岁的朱翊钧,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处理国事,张居正教的真的很好,好的坏的,都教了,但张居正真的走了,朱翊钧会变得异常忙碌,会耽误他的不务正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