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传闻非常非常的合理,因为事情的起因也是王国光被弹劾开始,王国光受命四处找钱,瞄准望族在情理之中,真的是有鼻子有眼,逻辑自洽的谣言。

        随着乔壁星、白执礼等一众案犯陆续入京,这次的朝堂倾轧算是告一段落了,王国光也知道了当年李氏李清婉的真正死因,但王国光并没有对当年的事儿追击,只是写了一副字帖,交给了王崇古,算是承了调查真相的情。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来鸟不惊。

        生生不息的泉水就像是太阳一样升起落下,泉水边的花也像当初那般绽放,这孤寂幽深的庭院里,就是人来了,鸟儿也不会受到惊吓而飞走。

        或许是朱翊钧有些过分解读,总感觉王国光在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春日还在、泉水还在,花也在,只有人不在了,而到了他这个年纪这个地位,真实的感情早已经被层层的面具所遮掩,就像是那曲径幽深的庭院一般。

        以王国光的为人,他承情归承情,党争绝不会帮王崇古的忙,但是!大司徒的人情,依旧很值钱。

        后方战争告一段落之后,前线的战争又有了突破。

        李如松率领三个骑营,已经攻入了集宁海子,集宁海子是个湖,是俺答汗重要的牧场之一,俺答汗帐下的万户察罕淖尔虽然用尽了全力抵挡,但面对同样是骑兵的骑营,所有的优势都荡然无存,若非俺答汗从西线大同府战线调动了一个万人队支援,察罕淖尔已经溃败。

        虽然稳住了战线,但李如松如同一把尖刀插在了集宁海子,让俺答汗左右为难,攻破大同府威逼大明撤军的想法已经彻底破产,庙算判断,俺答汗很有可能会准备西逃,从河套、和阴山山脉两个方向逃往西域。

        但前线的戚继光、李如松、梁梦龙、吴百朋、焦承勋的判断和大明朝廷截然相反,戚继光判断俺答汗会集中精锐兵力,在大同方向,和大明展开决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