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镜花水月,一根火寸条,可能不会出现问题,可是长期使用呢?
朱载堉对自己发明的火寸条,还是有些担心,故此让解刳院的解刳犯们先用,如果真的有毒,再仔细改良就是。
朱翊钧拿到了火寸条,两寸长的小松木薄条,头上裹着一层硫磺和白磷的混合物,这东西在后世叫火柴,在大明叫火寸条。
早在南宋时候,杭州的大街小巷就有兜售火寸条的商贩了,《辍耕录》曰: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鎔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亦曰火寸条。
南宋、胡元时候,这种火寸条有毒,而且容易自燃,也颇为危险,朱载堉自然改良了一些引火药的配方,算是让其稳定了下来。
朱载堉担心有毒,故此请解刳院一用,解刳院里的解刳犯是很珍贵的稀缺资源,大部分都可以用猴子、老鼠来代替,人和、老鼠、兔子、猴子在解刳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朱翊钧应允了朱载堉的请求。
朱载堉和朱翊钧聊了许久,主要是关于蒸汽轮机的进度,很遗憾,仍然是没有太多的进展,能转,也就是仅仅能转,但大明往复式蒸汽机的发展如火如荼,发展极为迅速。
“西山煤局的七个窑井,居然要用六十八匹马抽水,而西山煤局有抽水马匹三千四百多匹,这还是窑井不太多的情况下,所以蒸汽机的需求是极大的,王次辅今岁主要将蒸汽机投入到了煤局使用,而不是织造局,也算是让织娘们松了口气。”朱载堉说起了蒸汽机的主要应用场景。
大明的蒸汽机产能极为有限,绝大多数都用在了煤局抽水之事上,而毛呢官厂的蒸汽机数量有限,主要是用来进行技术验证,而不是大规模的推广和实践,而且这个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
大明把蒸汽机叫做铁马,因为蒸汽机是用马力来分级的,三马之力、五马之力,七个窑井六十八匹马,不是这六十八匹马同时上井,是轮转的,而铁马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日夜不歇,也就是说,这七个窑井,只需要四到五匹铁马就可以完成过去六十八匹马的工作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