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士和抓到了风向,笑着说道:“太傅勿虑,风力舆论这块交给我便是,不必拿这个做文章。”

        当初主张议和的就有张居正,现在朝廷要主战,那张居正当初的决策就是错的,张居正拿出这本奏疏,未尝不是打算以自己的名誉为代价,换取大明对俺答汗政策的调整。

        万士和的思路则是:都怪俺答汗!

        俺答汗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一切责任扣给俺答汗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张居正当初没错,是俺答汗没有恭顺之心,明明已经封王,却仍然不肯臣服,小动作不断,招致天怒。

        “万太宰思虑周全,就按着万太宰说的办吧。”朱翊钧对万士和诡辩以及鲜廉寡耻,做出了高度的赞许。

        站在俺答汗的角度,其实他已经很恭顺了,大明几次三番的敲诈,俺答汗都是捏着鼻子认了,除了战马不给之外,其他能给的都给了,就差把除了战马的一切都献上了。

        但朱翊钧是大明皇帝,他思考问题不站在大明的立场上,难道还站在虏王的立场上?

        张居正思考了片刻,写好了浮票呈送御前,万士和这种做法,其实也可以,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大明对北虏政策的调整。

        王崇古不说话,大明政策转向,受害最大的就是晋党晋商,但现在晋党晋商,但凡是懂事的早就把资产重心转移到了开海二字上,燕兴楼人人做船东的计划,既是为开海寻求资金,也是为了实现晋商的转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