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马尼拉已经和红毛番占领的马尼拉完全不同。
马尼拉建立在巴石河入海口,巴石河将马尼拉分为了南北两岸,红毛番占领的时候,巴石河两岸差别巨大,只有南岸繁华,可是现在的站在船上,望向马尼拉,两岸差距极小,联排大房,一望无际看不到头。
港口的栈桥,从五架变成了二十五个,而且为了防止海水潮汐,从巴石河出海口向两侧延伸出了漫长的大突堤,海浪拍打在突堤的青石上,拍出了阵阵的浪花,浪花洒在青石路上,惊动了奔跑的孩子,引得阵阵笑声,被海风吹得极远。
这些孩子戴着竹帽,因为海边的椰子树,总是会掉下椰子,砸到行人。
而在港口沿岸的联排大房之后,则是无数的手工工场,这些工场有六成隶属于吕宋总督府,三成属于大明商贾,还有一成,属于当地百姓,这些工场包括了制糖、榨油、碾米、纺织、印刷、制药、橡胶、炼铜等等,甚至在北岸距离铜祥镇不远处,还有一座正在兴建的钢铁官厂。
船从巴石河缓缓驶入,顺着河道前行五里不到的地方,就能看到一个学堂,这里本来是个教堂,马尼拉被殷正茂攻陷之后,这里就成为了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即便是在船上,都能听到。
顺着河道复行数十里,就会看到一条条的官道驿路,从马尼拉伸向远处,这是殷正茂这几年来修的官道驿路,遍布整个吕宋岛,一来是为了防御红毛番的反攻、防止海寇的袭扰,总督府可以快速反应,二来,就是方便吕宋岛的百货,可以顺利抵达马尼拉起运大明。
盘踞在棉兰老岛的红毛番,早就绝了反攻的念头,反攻?让谁去谁不去,因为他们的船还没出港,就已经被渔夫们告知了吕宋总督府,他们还没有靠近吕宋岛,大明水师的船就已经乘风而来。
相比较前任总督弗朗西斯科·桑德,吕宋所有的人,无论是当地的未开化的土著,还是大明的商贾、红毛番,都更喜欢现在的总督殷正茂,更喜欢大明的统治,因为大明不仅仅只有掠夺,还有王化,千年不变的吕宋,放眼望去,皆是朝气蓬勃。
“相比较大明在吕宋人人称赞,弗朗西斯科是人人痛恨,即便是红毛番也不例外。”罗莉安带着一个竹帽,站在海堤上,不顾及旁人的眼光,慵懒的靠在邓子龙的怀里,把手伸向了烈日,阳光顺着指缝,洒在了她的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