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外功勋封爵,可有难处?”朱翊钧询问起了礼法。

        “并无难处,陛下。”万士和面色极为古怪的说道:“陛下,其实郑和与刘永诚这两位贤宦,曾经在永乐十一年被封为了侯爵,可惜的是,在宣德年间,修订太宗实录的时候,二位因为是宦官,最终不得恩赏,不见实录之中。”

        “啊?”朱翊钧呆愣了下。

        刘永诚,朱翊钧还真的知道这么一号人物,此人擅长骑射,在成祖皇帝北伐的时候,屡次在军中任偏将,宣宗时候,更是扈从明宣宗平定了汉王之乱,在明英宗时,镇守甘肃凉州等地,数立战功,也与左都督马亮等帅师征兀良哈,战功卓著,与郑和齐名,是大明少数拥有军事天赋的奇才。

        朱翊钧知道郑和,知道刘永诚,但是他还真的不知道,成祖文皇帝甚至给他们封过侯爵。

        他们俩是宦官。

        “扳倒了号称立皇帝刘瑾的宦官张永,在平定了安化王朱寘鐇之后,引用了郑和、刘永诚封侯之事,乞求明武宗封侯,内阁以非制格之,张永非常沮丧,连平定安化王之乱的恩赏都推辞了。”万士和说起了一件旧事。

        这件事是被记在了明武宗实录之上,当时内阁的奏疏批文仍在,内阁的质疑,主要是非定制,而不是郑和和刘永诚没有封侯,而且平定安化王之乱的张永,怎么能和屡次出使西洋,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的郑和,以及立下了累累战功的刘永诚相提并论?

        但,郑和与刘永诚这两个宦官封爵之事,的确是存在过。

        万士和查遍了旧档,也只在《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找到了郑和曾经获封侯爵,郑和过继来的儿子郑义继承了侯爵,后来被褫夺,改为世袭恩荫锦衣千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