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
张居正当然明白陛下的意思,陛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止一次表示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张,可是作为元辅的张居正,始终反对这一主张,天下,天下人之天下。
张居正坚持,天下,陛下一人执掌之天下。
“臣是从实践方面考虑的。”张居正靠在椅背上,思索了许久许久,看着大明皇帝,他的主张一向非常的明确,那就是英明君主制。
当皇帝英明的时候,国朝可以积累足够多的底气,当皇帝不再英明的时候,大明的君王变得昏聩的时候,开始慢慢向下滑落,攒的家底比较丰厚的时候,滑落的时间久一点,期盼着再出现一个英明圣主,带领大明革故鼎新。
如果攒的家底不够丰厚,也没有期盼到中兴之主,那便是改朝换代。
“实践层面?”朱翊钧疑惑的问道。
“盖章的人,能且只能是一个,多了就乱了,政出多门,国将不国。”张居正言简意赅的总结了他如此坚持的第一个原因,盖章的只能是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大明的廷臣们,廷议的内容是需要皇帝陛下亲自落印决策的,这是皇权权力具体体现,落印盖章的只能是一个人。
多人是盖不了章的,政出多门的结果就是国将不国。
张居正继续说道:“陛下,东汉到唐中期,在科举制未曾完善之前,是世家天下,世家多头操控着朝廷的决策,东西两晋十五位皇帝,被架空了十四位,每个世家掌控了权力之后,恨不得把天下所有,都搂到自己家门之中,为何这样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