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大明皇帝朱翊钧再次召开了大朝会,而这次大朝会的召开,完全是为了迎归墩台远侯。

        “万太宰还是厉害,朕居然没有在杂报上看到有人质疑回家的夜不收,是怎么在塞外活下来这个问题,反而都在说墩台远侯的辛苦,很是不错。”朱翊钧在大朝会进行之前,群臣还没有进殿之时,对着冯保笑意盎然的说道。

        被俘的墩台远侯要回京,朱翊钧很高兴,京城的笔杆子们也没有给朱翊钧添堵,没有人质疑这些夜不收的忠诚问题。

        被俘的十七人里,被俘时间最长的长达十二年之久,那么必然会引申出一个问题,他们是怎么在虏营活下来的?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吃穿用度都是俺答汗的,这些年里,这些墩台远侯是不是俺答汗的走狗?

        忠诚这个问题,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笔杆子们真的这么问,其实在问,这些墩台远侯被俘了,为何不去死?!

        朱翊钧要是看到这样的杂报,必然会火冒三丈,必然会怒火中烧,大好的心情就会被破坏殆尽,既然笔杆子们不要脸,那就不能怪朱翊钧这个暴君无情了。

        幸好,并没有笔杆子们在这个时间,挑战皇帝的耐心。

        “王谦王御史拿了一笔银子,在燕兴楼设宴,款待了京城那些诗社、杂报的笔正们,告诉他们,不要生事儿,后果很严重。”冯保十分及时的禀报了王谦的功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