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大类机构的主官,都叫监当官,和大明穷到欠饷欠俸、内帑国帑互相讨饭不同,宋廷在财经事务的基层组织非常完善,而这也保证了朝廷收入的稳定,一直到了南宋末年贾似道的时候,宋廷的财政压力才开始变大。
苏轼的乌台诗案爆发之后,苏辙被波及被贬到了筠州,做盐酒税监当官,苏辙是个十分有才能的人,他在筠州很快就熟悉了业务,而后除了盐酒之外,铸钱、榷货之类但凡是涉及到财经事务的问题,都归苏辙管了。
苏轼途径筠州的时候,要见苏辙,因为苏辙太忙了,苏轼还写诗嘲讽苏辙: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
知道你苏辙是当官的,不知道还以为伱是市场里卖鱼的呢。
苏辙把自己买房子的钱借给了苏轼,还被苏轼连累,他在筠州的生活是: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苏辙就当过这个监当官。
王崇古的意思是,大明是不是也能把这一套抄一抄,拿过来用。
“简直是胡闹!”高拱看完了奏疏,厉声批评着王崇古,王崇古跟高拱可谓是同气相生,当初高拱做首辅的时候,可没少庇佑晋党,这也是高拱当国,最大的污点。
高拱看完王崇古的奏疏,那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王崇古正色的说道:“新郑公稍安勿躁,不必如此急于下定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