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格局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强调大一统?这个大多数人的认知是怎么来的呢?”林辅成看向了所有人,开口说道:“因为大一统就意味着稳定,就意味着边疆稳固,腹地不会发生强度很高的战争,意味着万民的生活能够基本维持下去,宁做盛世犬,不做乱世人。”

        “北宋末年,有一个女诗人,名叫李清照,她的前半生无忧无虑,一如她那首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可是这世道忽然就变了,金兵来了,到了晚年,她的境遇也如她那首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大一统,因为边疆会稳固,腹地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生活就会安定,当天倾地覆时候,哪怕是势要豪右出身的李清照,也会过的无比凄惨。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林辅成极为感慨的说道:“历朝历代,军兵,都是不稳定的一部分,我们看一看先秦到现在的军兵吧,先秦时,春秋战国无义战,动辄举国之力兴兵征伐,万民凋零,到了汉时,这日子终于安稳了下来,这军兵就成了世家的鹰犬,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烽火狼烟,不就是世家掌强兵吗?”

        “汉以强亡,汉的确很强,可是,生灵涂炭。”

        “两晋时候,司马家引了胡人充实中原,因为战乱造成了极大的人口短缺,结果闹出了永嘉之乱,西晋两个皇帝被俘。”

        “魏晋南北朝,荒唐了数百年,终于到了隋唐,以府兵制为主的关陇世家逐渐崛起,隋唐的建立,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世家虽然仍然有着莫大的影响力,但已经今非昔比,直到唐中晚期,黄巢彻底把世家扫进了垃圾堆里。”

        “可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军兵强横,闹出了多大的乱子来?不必细说,以至于到了两宋,矫枉过正,在两宋朝廷眼里,武将、武人的威胁,比胡人的威胁还要大,最终闹得天下亡于胡虏之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