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官秤,按着浙江九营出巡抗汛的时候,百姓争相借用军兵的秤来看,这个数字还得往上涨。

        这是正赋之外的苛捐杂税,其规模之庞大,令人触目惊心。

        “陛下,这还是能查到的。”王国光补充说明,这还是有账目的,至于那没账目的就已经无法统计了,别说朝廷想知道,南衙上上下下都说不清楚,到底弄了多少银子。

        “这下不得不继续拷饷了。”朱翊钧沉默了片刻,决定加大力度,如果不加大力度,他走了南衙还是这个模样,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一条编法,势在必行,将名目繁多的杂役编入地亩,从田亩中征收,这是朝廷政令,同样,需要让百姓知道,这些苛捐杂税,不该纳,起码不是陛下要的,地方衙门,再也不能扛着陛下的龙旗大纛,为非作歹。”

        “善名归己,恶名归上,此名教罪人。”王国光没有想着大跨步,一步到位,直接消灭所有的苛捐杂税,那不现实。

        现实一点,就是这些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不能打着朝廷、皇帝的名义去收,这已经是巨大进步了。

        真的要解决,还需要百姓们普遍意识到,这不是我该纳的税,并且反抗,有了这种意识,才能继续进行。

        “有理。”朱翊钧认可王国光的谏言,作为皇帝,一定要杜绝不切实际的目标,因为这种空想的、一厢情愿的完美,注定造成更大的危害,路一步一步走,饭一口一口吃。

        统治阶级的一厢情愿,其破坏性,甚至大过了昏庸。

        “匠人们最关切的三件事里,有两件和刑部有关,趴在匠人身上吸血的那些杂碎,是时候清理一波了,臣以为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严打,能够有效遏制。”王崇古决定进行一次春雷行动,将经纪买办和游堕全部物理意义上清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