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衙水师十万兵,在多次扩建之中,营建了学堂,只要到南衙水师当兵,就能获得水师军籍,并且可以上松江水师学堂,即便是考不中功名,也可以考讲武学堂,谋求武进士、武举人出身。
松江水师学堂不同于工匠三级学堂,水师学堂考取讲武学堂是一条上升路径,可以直接当庶弁将也就是基层军官的。
所以,南衙诸军,包括凤阳这个地方的军户也在想方设法的进水师,这些年,这种附籍的危害已经被皇帝设立的水师给逐渐消除了。
海瑞在奏疏里详细奏闻了南衙的变化,但皇帝还是下圣旨要杀人,这和皇帝的一贯立场有关。
大明兴文匽武实在是太严重了,从永乐之后,已经荼毒大明一百六十年,再不矫枉过正,就没什么要矫枉的了,军屯卫所的军兵会投了李自成,用脚投票,告诉大明皇帝,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已经无法造成恶劣影响,不代表朱翊钧要放过这些畜生,凭什么放过他们?过去的委屈就不是委屈了?
非要闹到浙江九营入城剿灭坐寇的地步,才做处置?
在南衙各级官僚们看来,皇帝多少有点蛮不讲理了,说破天了,绕来绕去还是贪腐的小事儿,皇帝就开始喊打喊杀,寒了百官的心,谁给你皇帝当差?皇帝陛下的这个决定多少缺少了些人文关怀,都是统治阶级,为何要赶尽杀绝?
这种质疑,随着圣旨抵达了下蜀镇就开始爆发,但很快,南衙这种风力舆论就开始消失不见,就像是没发生过一样,因为松江镇水师军兵,一共两万水师来到了应天府,开始接管防务。
被寄予厚望的魏国公府、协守南京、兼领后府的徐邦瑞,选择了直接交接防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