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车驾准备好了。”冯保小心提醒着陛下今日的行程,拜祭扬州抗倭忠勇祠。
大明皇帝之所以要多停留一日,一来是贪恋扬州盛景,二来是为了去拜祭忠勇祠。
嘉靖倭患,扬州一共有两次大规模倭患入寇的经历,第一次是嘉靖三十三年,第二次是嘉靖三十六年。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初二,倭寇入寇扬州门户,南通州。
一旦南通州被倭寇攻下,整个扬州府都会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一如当初浙江岑港被倭寇占了去,整个浙江被倭寇荼毒,直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收复岑港。
南通州守城的参将解明道,全城抓捕倭寇的内应,并且亲自登城防守,军民一心,誓与城池共存亡,但围攻倭寇众多,当时由兴化驰援的大明军,被倭寇伏击,全军覆没,南通州人心震荡。
四月初三,扬州府同知唐维闻讯,作为书生文官,非但不避倭寇锋芒,反而带着扬州兵,直扑南通州驰援,星夜疾驰,赶到的时候,是四月十三日,这一天,也是兴化援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之日。
唐维进不去南通州,倭寇围城,他只好领兵驻扎在城外,终于在四月二十二日这天,唐维和城中参将解道明取得了联系,而后开始了里应外合,倭寇阵势大乱,唐维率扬州兵开始入城。
倭寇趁着扬州兵入城的时机,再次开始攻城,唐维、解道明在城墙上坚守了四个时辰,击退了倭寇,不顾疲惫和其他驰援而来的大明军一道,将倭寇赶下了海。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再犯江北,胡宗宪、石茂华、唐维、解道明等人,相继在湾头、扬子桥、王家庄、淮安庙湾、蛤蜊港海口连战告捷,彻底击退了倭寇,至此倭寇不敢再犯扬州。
在战后,胡宗宪为英勇奋战军兵请功,设立忠勇祠纪念,胡宗宪将二百三十六名阵亡军兵的名字都写在了奏疏上,可最终朝廷只核准了七十二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