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好听管个屁用,做的事好看才行。
“还是象征性的处罚一下比较好,毕竟是闹饷。”张居正思索了片刻说道:“不如流放倭国吧。”
“确定是惩罚吗?”王崇古立刻开口说道:“马文英流放倭国?他巴不得跑到长崎总督府杀倭寇呢…”
如果让马文英,或者说浙江九营所有军兵选一个,是出巡抗汛,还是到长崎灭倭,九成的军兵都会选后者,张居正这偏心也太明显了些。
“那王次辅找个办法来,总不能发动了兵变,一点处罚没有吧。”张居正两手一摊说道:“那王次辅给个惩罚?”
“好像也没什么能罚的,就流放长崎总督府充军吧。”王崇古盘算了下,还是认同了张居正说的办法。
马文英作为罪首,不能再留在浙江,原因也很简单,他是兵变的头目,他的存在会让浙江地面始终存在兵变的可能,为了地方的稳定度,也要让马文英离开。
“不如这样吧,这九个营进行一次遴选,选锋四千五百人换防至长崎总督府,补充长崎兵力,同样验证海漕总督王宗沐、吏部尚书梁梦龙所言保障海外补给之事。”王崇古提出了一个建议。
浙江九营这4.5万人,不都是少壮,有些已经老弱,毕竟浙江抗倭,已经是嘉靖四十年以前的事儿了,选锋4500人,增派到长崎总督府,就是在一点点锻炼队伍,增强大明在海外的部署能力。
“好。”朱翊钧对这个想法非常认可,这进一步增加了地方的稳定度,同时也让这些锐卒们有用武之地,壮志未酬身先死,或许就是这些军兵们最大的遗憾,同样,也可以有效的减少阴谋论。
马文英、杨廷用、张文远、杨志这四位把总单独去了长崎,很容易被喜欢胡说八道的笔杆子们,写成皇帝要借刀杀人,借倭寇的手杀死不服从管教,闹出兵变的把总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