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认为李贽说的很有道理,只依靠自上而下的调节,只能让权利在律法上趋于平等,轰轰烈烈的废除贱奴籍的政令,已经在大明全域展开了推广,律法上已经解除了贱奴籍的法律基础,但贱奴籍仍然广泛存在,因为在生产者和肉食者的矛盾斗争中,肉食者的力量更加强大。

        这需要无产者联合起来,对抗肉食者。

        “你们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咱觉得还是不要操之过急,连确定权利都未曾确认,就着急忙慌的走下一步,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话糙理不糙,大明国朝首先要让劳动合同普及起来,明确的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奢谈下一步。”

        “就像是清丈还田,连地籍都没有弄清楚,什么都做不了。”朱翊钧没有就坡下驴,而是正面回应。

        无产者是不是可以联合起来?答案是可以,但作为皇帝,作为政令的直接负责人,朱翊钧不能像林辅成、李贽这样泛泛而谈,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但让无产者联合起来,一定会对皇权产生威胁,这是必然的,所以李贽才如此小心。

        如何有效、高效的联合起来,是一个更加严峻的实践考验,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进行劳动关系的确立,从律法上保证劳动者获得公允的劳动报酬,这才是眼下的任务。

        “黄公子见识不凡,为何不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呢?”林辅成对黄公子的才能非常认可,在林辅成看来,黄公子比旁边的纨绔王公子更有才能,而王谦是朝廷命官,黄公子却无意仕途,实在是太可惜了。

        “大将军要避嫌的。”朱翊钧笑着解释了下这个问题,黄公子作为大将军府的人,考取功名,就是大将军想把手深入到文官体系里,这就很犯忌讳了。

        朱翊钧没必要考取功名,他是皇帝,为自己效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