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张居正丁忧的时候,朱翊钧为天下留先生在朝,现在王崇古要走,朱翊钧也为天下留王崇古。
官厂团造的生产,工兵团营安置流民,这两件事儿,利国利民利天下。
“臣不胜惶恐,能为陛下效命,为苍生谋福,实乃臣之幸事。”王崇古再次答应了下来,也没端着,更没有什么三请而至的把戏,既然要留,就果断留下。
“好!”朱翊钧露出了阳光灿烂的笑容。
撑起中国漫长历史的是一根根的脊梁,而现在王崇古也成为了脊梁之一。
“先生,万阁老昨天保举了高启愚为鸿胪寺卿,从少卿变成了大鸿胪,朕准了,先生,十年了,朕都不在意了。”朱翊钧见王崇古答应了下来,看向了张居正,说起了万士和保举之事。
如果王崇古执意要走,朱翊钧还真不会马上给高启愚升官,但既然王崇古不走,朝廷不会发生重大人事任免,朝局稳定,那就可以做了。
“无不可,臣领旨。”张居正也没有过多的犹豫,他叹了口气说道:“陛下真是仁天子也。”
某种程度而言,高启愚的《舜亦以命禹》的乡试题目,比海瑞的《治安疏》还要恶劣,高启愚当初不避讳,事主的陛下不在乎了,若是没人保举也就算了,既然陛下让万士和保举,张居正自然不能阻拦。
高启愚是陛下的臣子,天下也是陛下的天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