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嘉庆这个好大儿没有,有大臣上奏,说高宗这个庙号是不是太伤他?嘉庆皇帝差点抄起砚台,大吼一声,伤你妈个头了!

        嘉庆皇帝公开的回复是:皇考有训,子虽欲极意尊崇,不敢上违遗训。

        装糊涂,就硬装糊涂,只要乾隆临死前没明说,嘉庆皇帝就楞装糊涂把这件事给糊弄过去了。

        乾隆抽象的一生都在博名,最后却落得个高宗的庙号,嘉庆皇帝之所以这么大的怨气,其实就是因为他当了几年‘儿皇帝’,儿皇帝甚至还不如太子,头上一个实权的太上皇,作威作福,下面一个立皇帝和珅,把持朝纲,嘉庆这个儿皇帝,当的那叫一个恶心。

        朱翊钧对先帝神隐,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意见,更没有什么太多的不满,隆庆皇帝之所以神隐,完全是他自知救不了大明,就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做了,奈何有些所托非人,高拱居高位,天下大计,晋党一个没有罢黜,连做做样子都不肯。

        所以工部提出了彻底重新修缮先帝陵寝的时候,朱翊钧也认同了。

        “十万银是不是太少了一些?”朱翊钧询问工部的意见,他的意思就是是不是加一点,有点太少了。先帝陵寝这个计量单位,从五十万增加到了六十万。

        “够用了,够用了。”汪道昆连连摆手说道:“就这还有万余银的损耗在内。”

        度支内包含了合理的损耗,这部分不见得是经办官员的贪腐,而是正常的损耗,做工程都是如此,没人能猜到会发生什么,修着修着忽然塌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儿。

        汪道昆解释了下,十万银把地下进行加固,把地上建筑推到重建、扩建,够用的原因,是先帝的陵寝,规模比较小。

        这个钱现在不花日后也得花,天启年间,两次修缮明昭陵一共花了130万银,地面又进行了一次扩建,才算是把隆庆皇帝的陵寝,彻底修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