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曾经告诉朱翊钧,贱儒们对付皇帝最大的手段,除了落水,就是让皇帝在不断失望中变成绝望,一如道爷励精图治的前二十年和深居九重的后二十五年,而朱翊钧不让自己绝望的办法是,对贱儒们不抱有任何的期望。

        少走弯路,直接快进到绝望,这样一来,就不会失望了。

        王崇古是十分清楚皇帝这种心态的,他很明白,皇帝陛下根本不在意日后读书人对他的谩骂,功过唯有青史可以论断,留给时间去评价,正是基于如此,王崇古这么多年一直是谨小慎微。

        只能说大明残酷的现状,催生出了陛下这么一个无情的政治生物。

        用强兵去威胁自己的子民,这是一个皇帝该干的事儿吗?但大明皇帝就是这么干了,而且数年如一日。

        王崇古真的怕武器的批判,怕皇帝的快刀。

        “王次辅所言,朕知道,但朕和先生在这件事上的看法是一样的,不可吹求过急,等驰道修好再说。”朱翊钧知道王崇古嫌弃自己太过于保守,但还是告诉了王崇古他的决定,一如之前的钞法,户部无论如何央求,朱翊钧都不肯推行。

        在欺负贱儒这件事上,朱翊钧表现出了激进性,而在涉及民生之事上,朱翊钧则表现出了保守性;矛盾无处不在,朱翊钧也是个激进与保守,矛盾统一体。

        “陛下,陕西总督石茂华要回京了。”礼部尚书万士和面带不忍的说道:“陛下,解刳院的大医官说,石总督的身体抱恙,已是风烛残年。”

        一如风中摇曳的灯烛一样扑朔迷离,随时都有可能熄灭,礼部已经开始为石茂华准备谥号了。

        石茂华抗过倭,打过北虏,安定陕甘宁三边之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