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从来不怕中原强大,因为中原强大,只需要俯首称臣就行,但倭国怕大明恨他,因为血仇只有血报。

        织田市入京了,这个使团特殊就特殊在,她是由一个女人带领的,而且还带了另外两个儿女。

        朱翊钧非常怀疑,织田信长派妹妹,并且带着那两个女儿,来到大明,是为了获得外交主动,因为女人有各种各样的不便,一旦随行的大明海防巡检水上飞们,无法摁住压制住二弟想要发泄的欲望,发生了强淫之事,那倭国就获得了外交主动。

        甚至,织田市和她的女儿主动引诱,进而倒打一耙,说大明强淫,发生如此丑闻的大明,就只能被动的接招了。

        朱翊钧这种想法,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倭人,而且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任何有可能的出路,都要想方设法的争取。

        溺亡者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大明皇帝这种不吝恶意的揣测,礼部很快就清晰的洞察到了,并且做出了周全的安排,织田市一旦耍无赖,这个倭国的使团,就会全部暴疾而亡。

        这年头,水土不服,到了异地,再正常不过了。

        按照解刳院的说法,就是各种各样的小虫子是普遍存在的,而导致人生病的虫子,在各地都不太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水土不服的本质。

        是承认丑闻,还是心狠手辣的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对于大明礼部而言,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维护天朝上国的颜面,就是礼部的天职。

        防患于未然,嘉靖二年开始的倭使争贡,就让大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中,争贡之役发生,宁波卫指挥袁瓒和备倭都指挥刘锦战死,倭国发现了大明军备不振的事实,那时候大明只能做个选择题,要么开放海禁,取消朝贡,换成商舶商贸;要么加重海洋的禁令,提防倭寇侵扰和倭国的觊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