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帅,怎么出营门迎接了?”朱翊钧的车驾来到了北大营的时候,看到了戚继光,戚继光回到关内,就变得儒雅随和了起来,如果再不穿戎装,就更像是个读书人了,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书卷气。
朱翊钧第一次见戚继光的时候,也觉得奇怪,这儒雅随和的模样,真的是个百战百胜的将军?
戚帅和十年前第一次面圣一样,两鬓多了雪白,风采依旧,但往那一站,和善却从容的眼神,如同山一样的稳重和睥睨。
而戚继光身后的少壮派,大部分都是来自讲武学堂的庶弁将,这些庶弁将在进入讲武学堂是真正的底层军兵在讲武学堂学习兵法之后,成为庶弁将的,庶弁将和世袭武勋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但凡是吃不了京营这份苦的世袭武勋,都去了南海子的老营做勋军了。
少壮派的庶弁将,如同一颗松树一样笔挺的站在那里,雄壮彪悍气息扑面而来,而这些少壮派,就是大明的底气。
朱翊钧没有朱棣的困局,讲武学堂系统性培养的庶弁将,有不少都会在不断的征战中,成为军队的中流砥柱。
“陛下,臣有罪。”戚继光面色复杂的说道:“李如松闯祸了,臣没教好他。”
“李如松闯什么祸了?”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走进去说。”
朱翊钧同样是少壮派的一份子,那一身宽松的常服之下,是一身的腱子肉,他的确没有军事天赋,但努力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大明锐卒,这是他对天下军兵的承诺,他会持续不断的振武,即便是隔一天操阅一次,但休息日朱翊钧也会出现在北大营。
“李如松怎么了?”朱翊钧换了武弁服后,看着戚继光眉头紧蹙的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