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完了简要本,想要继续寻找更加详细的内容,再到类书中寻找记载不迟,如果仅仅是想要了解这个世界,这三十二卷简要本绰绰有余了。

        张宏端着第二盘子书走了过来,这上面放着三十二卷书,每一卷都是用棉纸制作,翻开书页还有淡淡的墨香,字迹极为清晰,官刻本的书籍,质量自然没话说。

        朱翊钧手里这一套《永乐大典简要本》是有注释的,是张居正亲自批注的,他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去请教五经博士。

        张居正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皇帝的身上,希望皇帝能带领大明继续走下去,让大明从泥潭里抽身,至少不要在陛下手里走向灭亡。

        朱翊钧查看了一番,笑着说道:“先生大才也!辛苦先生了。”

        永乐大典正本的付梓刊刻,代表着它从宫廷藏书变成了刊行天下的丛书,正本的价格极为昂贵,而且是订单式的,想要收藏的势要豪右之家,到各地的皇庄奏闻,交纳三成的定金,确定要买,才会开始刊印,就像是之前造船厂为泰西生产五桅过洋船一样,先收定金,提船加钱。

        朱翊钧打算先印二十套,给南衙一十五省四大总督府,各收藏一套,算是工具书资料库,供人借阅。

        万历本永乐大典共计23000卷,最终的定价是五万银一套,这个价格是极为昂贵的,比如《封神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类的共计十卷,作价二两银子一套。

        但是考虑到刊印量的问题,就是定价五万银每套,依旧是无法收回成本,毕竟雕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刊刻永乐大典正本,注定是个赔本的买卖。

        朱翊钧是这么认为的,这类的书,在他看来,根本卖不出去几套,真正火爆的应该是《永乐大典简要本》才对,三十二卷的量并不大,当作是初步了解世界的读物,完全足够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