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明商贾倒买倒卖五桅过洋船,无法提供书证,比如市舶司的通关文牒,证明是确实是在海贸中损失,那么这个商贾和他的亲朋好友,都不再被允许购买新的五桅过洋船。
这是瓜蔓连坐,只要有一个人违背了朝廷的禁令,就是他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起受损。
“卖给大明人只要五万银,卖给我们就要十八万银?这不是欺负人吗!”索伦攥紧了拳头,这价格差了三倍有余!
“你嫌贵我还嫌贵呢,你当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那得看造船厂的工匠能造多少,大明商贾都不够用,可以不买,看看棉布,今年棉布的价格又降了呢,一银一匹,怎么样,是不是非常厚道?”徐九皋选择了岔开话题,嫌贵可以不买,大明民间商贾对五桅过洋船的热情极高!
爱来不来,爱买不买。
泰西不买,陛下还能少挨两句骂宁与友邦,不予家奴,已经是很严厉的指责了。
“民间一匹大布也才一钱三分银,大明皇帝就卖我们一银每匹,这也太黑了,还厚道?”索伦面色痛苦的说道:“我也能看得懂一些杂报!”
“嗯,你们可以自行筹措,松江府有很多的商帮。”徐九皋仍然面带微笑,主打一个礼貌。
索伦之所以选择从大明皇帝这里买贵的,而不是去买便宜的,是因为在大明商帮眼里,泰西的商贾都是冤大头,大肥羊。
民间的价格也就比朝廷的价格低一点,主要是大明也有商舶,商舶把货物拉到长崎、拉到蒙兀儿国也能卖到高昂的价格。
便宜一点点带来的问题就是以次充好,天朝上国的商人并没有因为是天朝上国就放弃逐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