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不通军务,但大明军如入无人之境一样俘虏了十七头大象,对方望风而逃,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敌人的士气已经完全崩了,这个时候投降就变得顺理成章,莽应里结结实实挨了几个大逼斗,再不清醒,就该有人帮他清醒清醒了。

        张居正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不能接受他的投降,是他想投降就能投降的吗?战争从来不是他想开启就开启,想结束就结束的,如果此时接受了他的投降,那西南诸国,老挝、安南、暹罗,都会有样学样,反正挑衅大明也不会付出什么过分惨痛的代价,为何不试试?”

        “这对大明海贸是巨大的伤害,唯独将其打疼了,打死了,才能宣威西洋,让西洋诸国不敢为难我大明的商船。”

        “臣亦是如此认为,大明还能打得动,西南仍然没有粮饷告急。”曾省吾赞同了张居正的说法,莽应里想投降就能投降?大明是青楼女子吗?你东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朱翊钧看向了戚继光问道:“戚帅以为呢?”

        “臣以为兵凶战危,只要是打仗,就有输的可能。”戚继光眉头紧蹙的说道:“但目前来看,大明也不是说一定能大获全胜,但东吁一定会输,所以暂时不同意议和,也要看黔国公和四川总兵的意见。”

        “如果前线认为要议和,那就议和。”

        仗是前线打的,具体是否继续进攻,是否议和,前线应该有更大的权重,而不是朝堂庙算,因为打败仗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

        戚继光认为要听前线指挥的意见,他们的权重更大,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大明占据了绝对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