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比他们设想的要简单许多,倭国处于战乱之中,藩镇割据,彼此内战,这给了大明介入的契机,而内部矛盾重重的倭国,非常适合里挑外撅的进行挑拨,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朝廷,就没有办法形成合力驱除外敌,只能任由长崎总督府的出现和逐渐强大。

        最重要是,长崎总督府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大明,让倭国上下,无法说出那个不字来,所以面对宝钞,只能认命一样的接受宝钞的推广。

        织田信长被刺杀的全过程,已经被海防巡检水上飞探查清楚了,大明搜集和整理情报的能力,随着不断振武,越来越强,连织田信长吃几顿饭都一清二楚。

        墩台远侯夜不收,海防巡检水上飞,这两个大明最强的情报网,在贱儒眼里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存在,怎么会有人为了大明的集体利益,如此奋不顾身?这都是精兵,占山为王最少都是个大当家的存在,但他们就这样默默的深入虏营,搜集着情报,汇集到朝廷,为朝堂决策提供助力。

        墩台远侯的阵亡率降低了不足一成,是因为大明对北虏完成了清算,现在北方无战事,而海防巡检的阵亡率,仍然超过了两成,但海防巡检的从未缺员。

        刺杀发生在二月十六日的下午。

        织田信长在二月十二日当下中午从天守阁离开,前往京都。

        安土城天守阁就是织田信长的老巢,万历元年,织田信长从尾张国前往京师,在琵琶湖畔渔村的寺庙安养寺休息,他察觉到了这里的重要性,开始营造,历时三年,终于建好了安土城,并且将尾张国本城迁徙到了安土城。

        织田信长的安土时代,就是安土城的安土。

        从安土城天守阁出发,只需要三日的时间,就可以抵达京都。

        织田信长心目中的制度,不是由倭国天皇册封征夷大将军、大明册封倭国国王的幕府制,而是天下人,这也是这么多年织田信长迟迟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