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大臣们年岁都不小了,能爬到廷臣这个地位的大臣,最少也要50岁了,种地是个苦差事,干不动活儿还添乱,宝岐司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育苗和进行科学研究,而不是为了为难大臣。
当初之所以要把大臣叫到后山收获,主要是为了番薯的推广,而且也的确是为了为难大臣,主要是为了为难晋党,后来朱翊钧就再没这么做过了。
但每年他都会种地,都会亲事农桑,也算是祖宗成法了。
「臣遵旨。」冯保见陛下不肯为难大臣,也没有过分的追击,皇帝的意志大于天。
「各地的藩王们,都在问什么时候才能迁藩,怎么河南地面藩王迁徙入京后,就没动静了?怎么就河南五王在享福!藩王们问…」冯保的脸色变得为难将一本奏疏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问什么了?」朱翊钧打开了奏疏,司礼监已经票拟过了,显然冯保不太好意思说出来。
冯保左看看右看看,左顾而言他的说道:「陛下还是看看吧,臣实在是没法说出口。」
跟着皇帝这么多年,作为近臣,冯保就没有这么为难过!
朱翊钧打开了奏疏,来自代王朱鼐铉,大明皇帝看着奏疏,奏疏的内容开头还算正常,对皇帝一阵歌功颂德,而后又陈述了自己的辛苦,希望能够早日获准迁藩,内容和之前大多数都一样。
但,唯独在最后,朱鼐铉问了一句:沿街乞讨亦祖宗成法乎?
难道沿街乞讨也是祖宗成法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