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下章都察院,让海瑞去一趟,顺便把沈鲤叫上。」朱翊钧点头说道,准许了冯保的规划。

        沈鲤的名声极好,作为高拱同乡,又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怎么看都该是高拱的门下,但沈鲤有骨鲠之气,勇敢的对座师制说不,当然他也挨了铁拳,结结实实的修了几年的黄河大堤就是了,沈鲤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不攀龙附凤,甚至连皇帝都敢顶撞,在士林里的名望极高。

        朱翊钧也愿意谈一谈,先看看国子监廪生的诉求,再进行讨论。

        海瑞领到了圣旨,就是一阵的恼火,他正在和

        李幼滋看热闹,确切的说,还是都察院的御史们,为了抬水的事,争吵不休,现在吵出了结果,经过近半年的吵闹,定下了规章。

        御史们的斗争是非常精彩的,为了逃避抬水,各种手段尽出,起初想要通过集资雇佣来抬水,但是没有挑水夫愿意前来,毕竟之前的挑水夫被羞辱,给都察院抬水,等同于自取其辱,而且有皇帝撑腰,挑水夫也不怕这些个御史。

        如果没有皇帝横叉这么一杠,其实这件事顺天府会帮忙解决,安排个水窝子定时送水就是了,算不得什么大事,被骂的穷民苦力多了去了,但是有旨意,顺天府丞沈一贯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忙。

        后来御史们就决定,让骂人的监察御史刘孔源,自己一个人挑水,刘孔源一看这架势,就立刻上疏致仕,御史们最终也没能成行。

        直到会试放榜日就要到了,御史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每天轮流一人和刘孔源一起抬水,御史抬水就成了京师继王崇古追子之外的第二道让人津津乐道的风景线。

        正在看热闹的海瑞,突然收到了要去国子监询问廪生聚啸的诉求,只能骂两句贱儒就是矫情,本来海瑞打算去找王崇古取取经,主要是王崇古拥有极为丰富的鼎建贪腐经验,可以从王崇古那儿询问经验,制定鼎建大工的反贪流程和重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