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是不是过于苛责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了?”章丘王氏王德欣是第二次和林辅成聚谈了,上一次他灰溜溜的落败,狼狈逃跑,这次见到了林辅成,王德欣开始了自己的观点阐述。
“极尽苛责。”林辅成认可了王德欣的观点,大明多次兴起大狱,这一次,侵占官田案,又有一批乡贤缙绅要锒铛入狱了,这一次又一次,大明的屠刀到底要怎样才能停止落下。
“哦?林大师同意我的想法?”王德欣立刻心生警惕,这個林辅成的认可,可不是那么好接受的,林辅成最擅长的就是把你的主张作为反对的依据,林辅成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林辅成看着王德欣说道:“朝廷所做的事儿,不过是为了让大明的肉食者们放弃苟且偷安罢了,如何简明扼要的描述这种苟且偷安?两个字收租。”
“如果无法改变收租的想法,只想着收租,自然被滚滚大势所淘汰,大势已经变了,人也要改变,一如那西山煤局周围白色的蛾子,被天敌吞噬。”
“这是天择人择,优胜劣汰。”
王德欣认真思索了这番话,由衷的说道:“谨受教,原来是这样。”
大明论述历史转折中生产关系的转变,总是以穷民苦力的视角去讨论,而从来没人指导过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应该如何去转身,他们成为了大明万历新政的反派,似乎成为了必须被消灭的对象。
虽然大明不是与士大夫同治,但乡贤缙绅也帮着大明维持了统治两百余年,皇帝的目光从未看到过势要豪右,乡贤缙绅。
王德欣家里是数百年的世家,名门望族,他颇有感触的说道:“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陛下的臣民啊,陛下的目光总是看向穷民苦力,是不是也应该看向势要乡贤一些,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此一次次的举起屠刀,一波一波的杀人,万历维新是有代价的,就只让势要和乡贤去承受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