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被孙传庭打到了只剩下十七骑逃亡的地步,在孙传庭离开之后,李自成帐下的农民义军,很快再次恢复到了百万的规模,李自成输给卢象升、输给孙传庭,输给洪承畴,但每次只要拉起大旗,就有无数的百姓投奔,在攻破开封放粮的时候,河南地面百万之众前往就食。

        河南、山西、陕西在明末的民乱,是剿不完,也无法安抚下去,因为生产已经被彻底败坏。

        凌云翼、石茂华上奏说,河南陕西的水利工程基本全都是年久失修,干旱的问题不仅仅是天象,还有水利工程的缺少。

        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后,千年以来都是修修补补,历朝历代都会修缮,才能一直使用,水利设施不加修缮,能撑二十年都是良心工程了。

        河南的工兵团营已经滚到了三万人的规模,而这些人在营造官厂的同时,也在疏浚河南地方的水利,石茂华同样请命组建工兵团营,陕西的问题和河南高度趋同。

        朱翊钧朱批两本奏疏,同意了石茂华组建工兵团营的想法,并且给两位总督批复: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地力有穷,而人力足以胜天!

        这是当初徐贞明教朱翊钧农学的时候,转述马一龙的话。

        而黔国公沐昌祚、云南巡抚刘世曾、四川总兵刘綎、云南巡按御史王希元等人汇报了西南战线的一些进展,战局彻底稳定,敌人进行了十几次的尝试,未能形成有效进攻,反而被刘綎给胖揍了一顿。

        这个时候,以莽应里为首的东吁土司们开始了内讧,迟迟无法推进,还被反击打的人仰马翻,战败的时候,士气被严重打击,这士气越差应对大明的频繁反击就越难,刘綎拿着个大刀,砍得东吁的土司们人仰马翻,怀疑人生。

        黔国公沐昌祚上奏说有两个土司愿意投诚,但黔国公选择了拒绝,拒绝的非常决然,沐昌祚已经对生苗失去了信任和耐心,之前的战败,让沐昌祚反思自己过去对土司和生苗太好了,以致于他们失去了敬畏,这种国与国的交锋,也敢给敌人带路的行为,让沐昌祚无法原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