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看着朱载堉,眨了眨眼,他清楚的知道,朱载堉说的什么,他说的是水分子,但是在这个年代,朱载堉怎么证明?

        难道,天才的世界,都是这么的精彩纷呈不成?

        万历十年,显微镜用上了反射显微镜依旧倍率不超过一百倍,观察木星的卫星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通过观察木卫和计算,确定了光的确是有速度,因为木卫出现的时间,总是比计算的要晚一些,但搞清楚光速的速度,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儿。

        现在,朱载堉要对皇帝证明分子的存在。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哦,皇叔仔细道来,先生和次辅,也过来听听。”朱翊钧好奇,朱载堉要如何证明。

        “陛下,这是一个玻璃瓶,里面存放着一斤重的水,我们现在将炉子点燃,水开始加热,越来越热,开始沸腾了起来,水变成了蒸汽,这非常的常见,不是吗?”朱载堉打开了酒精灯,开始加热一个带有长颈的瓶子。

        玻璃瓶里的水开始吐泡泡,而后慢慢沸腾了起来,水蒸气开始出现,水慢慢被烧干。

        “水蒸气沿着玻璃瓶滑动而后开始凝结,还在加热的热端无法凝结,水蒸气随着热空气开始向着冷端移动,在冷端慢慢凝结成为了水滴,挂在了玻璃壁上,它们开始汇聚,而后集中在了这一边,很常见,因为我们蒸馏酒精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工序更加复杂。”朱载堉指向了长颈的位置,水珠凝结顺流而下。

        长颈很长,正月的天气很冷,水在滑落到底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