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万士和也承认,经过了林辅成改良过的自由学派,是有点东西的,阿拉伯世界是物质条件匮乏导致没有印刷的纵向、横向规模,事实上,在王宫里还是有少量的印刷品在流通,只不过是质量太差劲了,所以手抄本才会成为流行。

        活字印刷术也没有那么的强大,因为要活字印刷,就必须要挑字工匠、唱字工匠和雕刻工匠都识字,否则就会出现错漏,识文断字之人,在这年代,是高级人才,印刷是个苦差事。

        “那么沙阿特使的意思是,让大明帮忙印刷吗?咱大明通事馆好像只有两个人通事会阿拉伯文。”朱翊钧觉得可以批准,但大明也很难做到。

        “陛下,其实咱们大明对这个精通的人,还是有的。”万士和俯首说道。

        泉州蒲氏,阿拉伯人后裔,甚至影响到了宋元断代的命运,宋朝对百姓不咋样,但对泉州蒲氏这些阿拉伯人不薄,后来泉州蒲氏把逃难到泉州的赵氏宗亲,悉数出卖给了忽必烈,换取了官职,大明建立,朱元璋禁止泉州蒲氏参加科举,泉州蒲氏多改赵姓、吴姓。

        万士和讲这些,主要是讲纵向规模,南宋就已经和阿拉伯世界沟通,还讲了横向规模,大明的商船也是要和大食人做生意的。

        “那就准了。”朱翊钧真的是什么生意都做,印经书可是一门一本万利的买卖,赚钱嘛,不寒碜。

        万士和也不是突然而然的提及此事,主要是为了接下来要商议的事儿。

        “广建社学。”张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面色是有些犹豫的,大明是没有那个本钱去搞普及基础教育的,张居正真的很想做,但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他这是个折中、绥靖的法子,但这个新学政的法子推出去后,会酿出什么风波来,那就不好说了。

        “要不等戚帅凯旋?”张居正握着奏疏,没有打开,而是准备收回去,这是个路径依赖,之前好几次,都会等,没有压舱石,张居正心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