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打法十分的呆板,但这就是大明军的打法。
戚继光用土木堡天变跟皇帝讲解这种打法的目的,那就是兜底,也就是戚继光走的时候,对皇帝陛下说的那句,尽量保证输的不那么难看,不让陛下为难。
土木堡之战,老朱家的耻辱之战,瓦剌留学生明堡宗最著名的一战,戚继光没有讲太复杂,而是讲了土木堡当天发生的事儿。
当时十二万大明军已经驻扎土木堡,但是缺水,瓦剌人只有三万人,其实无法对大明的硬寨形成有效突破。
是明堡宗下旨移营寻找水源,而后瓦剌太师也先,让自己的弟弟用骑兵彻底冲散了正在移营的大明军,引发了大溃败。
戚继光之所以要讲这个,就是要说明这种战法的兜底效果,即便是被围困,也能坚持数日,等待救援,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
朱翊钧把这次京营出击的总督军务都留在了京师,就是让戚继光好好打仗。
戚继光之前不是这么打的,纵观戚继光的一生,他都在不断的创造着军事奇迹,或者说是带着镣铐在跳舞,但是现在,戚继光身上已经没有枷锁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儿,因为皇帝已经不能约束大将军了。
戚继光要这么步步为营,根本原因,还是他想赢,把土蛮汗诸部赶出辽东,断绝北虏和东夷的联系,涉及到了大明百年国运,他不想输,虽然陛下允许他输,但是他不想输。
大明京营十万,有九万都是新兵,这些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需要磨炼,哪怕是训练的再好,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检验,都只是训练,而这次和土蛮汗的交锋,既是交战,也是练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