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觐见之后,有一肚子的问题,但还是先把饭吃了再说,缇帅赵梦祐,一口饭一口水都没给张居正,张居正一直比较担心皇帝是否受伤,也没那个心情吃饭,直到看下陛下精神极好,提到嗓子眼那颗心才落回到了肚子里。

        “看到先生无恙,朕也就安心了。”朱翊钧一直等到张居正用完早膳,才开口说道。

        “陛下,日后决计不能再亲履兵锋了,这战阵刀剑无眼,陛下天子之躯,怎么能弃江山社稷于不顾呢?”张居正甩了甩袖子,行了大礼上谏。

        他终于能理解当年夏原吉为何要反对朱棣亲征北伐了,朱棣要只是鼓舞士气也就罢了,关键是朱棣戎马一生,是要冲锋陷阵的。

        “知道了,知道了,先生快快请起。”朱翊钧一听唠叨就头疼,极为敷衍的答应了下来。

        “这次刺杀,是精心筹备后极为仓促的发动的,精心筹备,前日夜半袭杀人数,至少有七百余人,这些贼寇们,有刀枪剑戟,还有甲胄、弓箭,甚至有火铳,如此规模的亡命之徒到京畿来,还有如此军备,显然是长期小心筹备。”

        “但是仓促发动的迹象也很明显,各队之间没有任何的协调,所以朕以为,这次刺杀是临时起意,见朕下榻到了宜城伯府,立刻发动了刺杀。”朱翊钧首先讲明白了自己的分析。

        精心筹备后的仓促发动,一切都是因为皇帝驾到。

        这么多人、这么多的军备,甚至连火器都有,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筹备的,否则绝对躲不过大明朝廷的耳目,但是战斗的过程也说明了对方行动是临时起意,一切都是因为皇帝到了。

        “陛下睿哲已成。”张居正也认同皇帝的分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