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徐渭,需要忍饥月下徘徊,孙克毅交束脩厚待,让徐渭的生活好了不少,徐渭这几年也没少出谋划策,孙克毅在徐渭的帮助下,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大。

        “先生,弟子有一事不明,先生对朝廷多有怨怼之心,为何这次却同意我投献朝廷,甚至亲自前往倭国呢?汪直前例不远。”孙克毅带着疑虑问道,他最终跟哥哥孙克弘闹翻,甚至不惜翻墙,也是徐渭的主张。

        是什么,让向来反对朝廷,对明公不屑一顾的徐渭,对孙克毅投献朝廷皇帝的举动赞同?

        希望的火苗一旦熄灭,再想燃起,千难万难,但是徐渭支持孙克毅完全投献皇帝。

        徐渭看着孙克毅打趣的说道:“你现在问是不是有点太迟了,这都上船了,悔之晚矣。”

        “先生教我。”孙克毅不打迷糊眼,他其实也很犹豫,徐渭让他做,他便做了,甚至给海事堂捐银子,换到了一个簪缨之家的牌额,也是徐渭的主意。

        徐渭不再敷衍,眼中精光闪动,确切的回答道:“我不信张居正,张居正和这天底下的读书人没什么两样,在我看来,严嵩、徐阶、高拱、张四维和张居正不过是一样的人,都是为了窃据权柄,贪图高位而已。”

        “我信陛下。”

        “更明确地说,陛下给殷正茂赐了国姓,就是我让你去倭国建功立业的所有原因。”

        “陛下有功真的赏,有过真的罚,操国柄,唯赏罚分明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