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京营必须发饷,边军欠也就欠了,闹起饷来,也不过是在边方闹一闹,可是这京营要是闹起饷来,那可不是闹一闹那么简单了。”

        谭纶讨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大明自成化年间后,京营战力如此孱弱,但是从来没人想要解决一下。

        天顺年间解散了京营之后,京营在成化年间再次组建,京营的衰弱,除了兴文匽武的大势所趋以外,还有朝廷财政无以为继,导致京营愈加孱弱。

        任何政令,不提成本,那成本都是昂贵无比的,京营就是其中那个典型。

        京营战力衰弱,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第二大的问题就是将官们喝军兵的血,第三个问题才是粮食。

        需要想办法筹措足够的军饷来发给军兵,这就是最大的难题,而当下,没有这个困扰了,大明从皇帝到廷臣,全都是聚敛兴利小能手,手里没把米,叫鸡鸡都不来,张居正当国首要解决的是吏治,而后解决的就是财政问题。

        维持京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兵科给事中林景旸讨论的问题,如何把钱发下去。

        “林爱卿体国朝振奋之意。”朱翊钧合上了林景旸的奏疏,颇为赞赏的说道。

        林景旸在奏疏里说到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发饷。

        这个月的饷银,初一就如数发下去,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告状的时间,如果没有初三还没到手里,就可以到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告状了,一旦查实,立刻由兵部牵头、都察院和户部对饷银进行盘账。

        不想被文官们逼逼赖赖,就不要克扣军兵的饷银,不要让军兵闹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