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复和朱载堉拿来了玻璃管,这个玻璃管大约三尺长,而另外一个玻璃器皿里放满了水银。

        朱载堉在玻璃管中,导入了足量的水银,而后用手摁住了玻璃管,将其深入了水银之中,而后松开手,水银下降了一段后,停止了下滑,水银的高度为二尺二寸八分。

        在玻璃管的上端,有一个很明显的空腔,那个空腔里,显然不是空气,而是什么都没有。

        “我们发现,这个水银高度和玻璃管的粗细无关。”朱载堉拿出了一根更粗了一些的管子,再次开始了实验,水银高度仍然是二尺二寸八分。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按照一般的认定,

        “后来,我们实验了水,我们之前已经发现了压水机,无论如何都压不出超过了三丈的水,我们制作了一个超过了三丈高的管子,就在窗外。”朱载堉示意所有人看向窗外。

        一个玻璃管出现在了阁楼之外,为了试验专门建了一个三丈高的高台,试验的方法是相同的,一根高三丈的玻璃管,里面装满了水,扣在水中,玻璃管的顶端出现了空腔。

        在阁楼内,看不清楚,但是走到了凭栏的位置,就能很明确的看明白了,水里放着墨水,方便观察。

        “水高三丈一尺,也就是说,超过了三丈一尺,想要用压水机压水,就是绝无可能之事了。”朱载堉解释说道,示意翰林院的翰林们,可以前往观察了,这个高台上,镶嵌着一根木尺,上面有高度。

        孙继皋带着翰林们,左看右看,看了许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