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越来越暴戾和激进的皇帝,张居正并没有规劝,因为这是最好的处置方式。
平倭记对戚继光本人、戚继光率领京营的污蔑已经引起了京营的反应,戚继光的刀从不向内,所以他在各种杂报上,以实名反驳了平倭记的种种。
朱翊钧作为皇帝,必须立刻马上做出反应,安抚京营躁动的情绪。
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亲自手刃一名贱儒这件事,京营立刻变得安静,而且充满了对皇帝的崇敬,陛下他真的,有事陛下真的上!
这种崇敬会转化为忠诚,最后变成狂热。
任何关注这件事的所有儒生,都如此清晰的知道了,陛下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朱中兴这个笔名,大家其实都很清楚,无论是明摄宗张居正还是皇帝本人,都代表着帝国的意志,而反驳朱中兴劳动图说的供需图说,被朱中兴所吸纳,最终成为了物情论,让许多人雀跃不止。
但是皇帝亲自手刃贱儒,又明确划出了底线,很多事儿大家都可以说,但是污蔑以下救黔首为核心的京营,是绝对不可以污蔑的。
它真的太特殊了,特殊到值得朱翊钧亲自动手去维护它的存在。
在万历年间,在这个世界还广泛处于蒙昧的时代里,这样的一支军队的存在,是照亮黑暗的一束光。
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朱翊钧用自己手里的刀,来维护京营的名誉,而京营军士用他们的忠诚来践行陛下的志向,完成让大明再次伟大这一宏伟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