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打马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今日杂报拿过来都看了看,全晋杂报全面梳理了一下毛呢官厂的种种技术创新,对工匠们钻研精神进行了歌功颂德,很多不显眼的小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和人力物力,晋党展现出了他们对匠人的尊重。

        而全楚杂报主要报道的内容是连载戚继光东征记,胡言乱语的平倭记,让张居正非常非常生气,大明就这么一支军队,宁愿自己饿肚子,也不会把手伸向百姓的米缸,东征记,则是践履之实的系列报道,连载戚继光从练兵到都平倭的所有战绩,着重描写平倭前后百姓生活的对比。

        全浙杂报则是刊登了清丈的一些进展,还有宋仪望在南衙治水的种种。

        除了三大党刊之外,许多杂报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比如民报,喜欢报道各种和百姓息息相关的事儿,成为党刊之外最受追捧的报刊,这个民报是由耿定向在京筹办的,主要就是讲吃喝玩乐的内容,比如朱载堉的十二律,各种新奇的乐器,还有海带的若干食用方法。

        解刳院对于大脖子病的研究,也刊登在了民报之上。

        朱翊钧最不喜欢的一份杂报,是由孙继皋等一众复古儒生创办的复社报,全都是讲复古,还喜欢阴阳怪气朝政,陈友仁尸骨未凉,孙继皋也不敢胡言乱语,但是还是提倡复古。

        朱翊钧嗤之以鼻的说道:“这个孙继皋,天天被小孩子骂的还不了嘴,还办报,还卖的挺好,你看吧,过段时间,连房租都付不起!”

        卖不出去的报纸会自然而然的被淘汰,孙继皋的复社报有很大的市场,但是那些个老掉牙的东西,讲的时间长了,也就没人听了。

        “礼部奏闻,佛郎机特使黎牙实想办个泰西报,刊登一些海外趣事,请奏陛下。”张宏拿出了一本奏疏,黎牙实也想凑凑办杂报的热闹,介绍下海外之事。

        朱翊钧拿过了奏疏看过之后,朱批了这本奏疏,他准了黎牙实所请,但是特意下章礼部,不让黎牙实传教,但有发现,立刻取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