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荣得辱,伤害的是国朝的凝聚力,国朝的凝聚力是一种虚无缥缈却真实存在的、而且弥足珍贵的东西。自于谦之后,大明臣子开始人人擅长自保了,而且天下陷入了躁动不安之中。

        张四维想不明白,为何张居正要振奋朝纲。

        于谦那等下场,夏言那等下场,朱纨那等下场,胡宗宪那等下场!

        的确,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是无敌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承认,他是厉害。但是死了之后呢?

        在明知道死后,极大的概率和历史上的变法者一样,受尽屈辱,为何要做呢?

        朱翊钧不肯冤杀高拱,就是为了大明这最后一股心力。

        这口气,他作为皇帝,有义务有责任要撑住这口气。

        王崇古是个小人,他怕是他挨打了,张四维不怕,是他没挨打。

        时至今日,张四维从未和张居正正面冲突过,所以,他才如此胆大妄为,包括吴兑、方逢时等,挨打这种事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小皇帝挨了骆思恭的打,小皇帝会四处说,骆思恭打的多疼吗?显然也是不会的。

        骆思恭,名字就是让他多思考恭顺,骆思恭思考的恭顺就是,听皇帝的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