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握着宫里的举报箱,酉时二刻,冯保点检举劾的时候,看到了一张纸条上,写的是:宫中或有大火。

        冯保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儿,情报这个东西就是这样,越简单越真切,越是复杂,细节丰富,越是不可信,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是各种细节对话,这种情报不看也罢,但是字越少事儿越大,冯保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严阵以待。

        当时冯保就安排了人做处置,准备应急方案,当听闻走水之时,立刻就通禀了皇帝,大火已起,请皇帝避难。

        所以才有冯保匆匆赶来,万历元年正月二十九日的刺王杀驾,也是先纵火,然后行刺。

        冯保最担心的还是皇帝,但是皇帝好好的出现在了冯保的面前,让冯保长长的松了口气,冯保差点就吓死了,这次得亏是救驾得力,否则脑袋不保。

        宫里换了主子,冯保这个奴才必死无疑,哪个皇帝不换自己人上台?

        避难的地方在慈宁宫,慈宁宫的设计,没有穿堂和廊房相连,所以小皇帝可以前往慈宁宫避难,宫里的大火不会蔓延到那里。

        “冯伴伴能提前示警,大火烧起就赶来救驾,火离乾清宫还有几丈远呢,冯伴伴免礼免礼。”朱翊钧的心情并没有太差劲儿,还叫冯保为冯伴伴,证明心情不错。

        大明皇宫失火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这个权力的正中心,就是矛盾相激最剧烈的地方,张居正和皇帝师徒二人,搞得天怒人怨,甚至打算对天人感应说发起了进攻,那还得了?

        相比较上一次冯保姗姗来迟,这一次冯保在大火没有蔓延到乾清宫前就已经示警,这个老祖宗已经非常合格了。

        “让人把宫里贵重的东西都搬出来,送到慈宁宫去,朕先在慈宁宫短住几日。”朱翊钧有条不紊颇为平淡的下着命令,说道:“给王妹妹拿双鞋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