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坚守着灵台一点清明,默念《洞天寻踪》中记载的固魂法门,同时将自己对“守护”、“开拓”、“调和”的信念化作锚点,牢牢定住自身意识。他像是一块礁石,承受着意识海洋的冲刷,努力保持着独立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天地规则的宏观运转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识,自身神魂也在这种高压下被锤炼得更加坚韧凝实。
苏清影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她的神魂如同最灵敏的探测器,并非硬抗,而是主动去理解、去解析本源意识海的流动规律与内在结构。她以惊人的洞察力寻找着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共存的可能性缝隙,如同在狂风巨浪中寻找相对平静的水流,使自身神魂能更稳定地“悬浮”于这片海洋中,汲取着关于念力本质、时空结构乃至因果联系的深奥知识。
就在两人艰难地维持着平衡,试图更深层次地感悟“平衡之道”时,异变陡生!
在那片代表洞天本源的、混沌色彩的意识海洋深处,他们同时感觉到了一股不和谐的冰冷潜流!
那潜流灰暗、死寂,与周围生机勃勃、蕴含无限可能的本源念力格格不入。它如同一条狡猾的毒蛇,悄然侵蚀着本源之力,所过之处,那些活跃的念力光点变得黯淡、僵化,最终归于沉寂。这股力量的性质,他们再熟悉不过——
是“玄”!归墟之息!
它竟然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水墨洞天”的本源层面!虽然这股潜流目前还很微弱,似乎只是初步的渗透和试探,但其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洞天已非绝对安全的净土,那最终的湮灭威胁,比他们想象的更近、更直接!
“必须警告守墨人!必须净化它!”这个念头同时在两人心中升起。
然而,以他们此刻神魂状态,自保已属不易,如何能对抗这源自本源的侵蚀?
就在这危急关头,陈墨福至心灵。他回想起守墨人所说的“平衡”,回想起自身“调和”之力的本质。对抗“玄”的虚无,或许并非要用更强的力量去摧毁(那可能正中其下怀,引发更大的寂灭),而是要用“存在”的丰富性与生命力去中和、去转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