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综合其他 > 镜影墨痕 >
        第三章:万象台试炼

        笔架峰高耸,通往峰顶的路并非寻常石阶,而是由流动的、蕴含不同念力意境的墨迹铺就。有的路段墨色沉稳,踏上去需凝神对抗重压,锤炼念力之厚重;有的路段则轻灵飘逸,需精准操控身形,体会念力之流转。

        陈墨与苏清影辞别洗笔泉与观想壁,开始向上攀登。越是往上,周围的念力威压便越强,仿佛整座山峰都在排斥着外来者。空气中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如同飞鸟游鱼般的灵动墨痕,它们时而汇聚成简单的攻击形态袭来,时而又散作干扰心神的杂念低语。

        这本身就是试炼的一部分。两人不敢大意,陈墨以笔为引,将自身念力化作无形的盾与刃,或格挡,或巧妙引导偏离;苏清影则紫眸如电,总能提前洞察墨痕攻击的轨迹与核心弱点,以最小消耗点破其结构。他们不再仅仅依靠蛮力,更多的是运用在观想壁前领悟到的“理解”与“引导”之道,将攀登的过程变成了对念力微操的极致磨练。

        数个时辰后(洞天时间),他们终于抵达峰顶。

        峰顶并非尖耸,而是一片极为开阔的平地,仿佛被巨剑削平。平地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圆形石台,通体呈深灰色,材质非金非玉,表面刻满了难以计数的、不断缓慢自行移动变化的古老符文——这便是万象台。

        万象台周围,环绕着七根高低不一的墨玉色石柱,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柱身同样符文密布,与中央石台气息相连,构成一个玄奥无比的法阵。站在台前,能感受到一股浩瀚、苍茫、仿佛能演化世间万物的磅礴意念。

        “后来者,止步。”

        一个平静无波的声音响起。并非来自某个人,而是源自万象台本身,或者说,是这座试炼之地的集体意识。

        陈墨与苏清影停下脚步,持笔行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