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余烬星火
引擎的轰鸣声在空旷的高原公路上显得格外孤独。改装过的越野车如同一头沉默的野兽,载着陈墨与苏清影,以及一车精良的装备,驶向那片被标注在地图边缘的苍茫山脉。
窗外的景色逐渐从戈壁的荒凉变为高原的壮阔,天空蓝得刺眼,云层低垂仿佛触手可及。空气稀薄而清冷,带着雪线与冻土的凛冽气息。与现代都市的喧嚣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被时间遗忘的世界。
陈墨负责驾驶,他戴着墨镜,神情专注地看着前方蜿蜒起伏的公路,偶尔瞥一眼架在挡风玻璃旁的、经过改装的能量探测仪。屏幕上的读数偶尔会出现细微的、不符合常规地磁分布的波动,如同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潜流。
苏清影坐在副驾驶,膝上摊开着《洞天寻踪》和电子地图。她不时对比着古籍上抽象的描述与现代卫星影像,指尖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试图将文字中的“气脉走向”、“星位对应”与现实地貌重合。
“按照书中所说,‘入口’非固定之地,需待‘地气交汇,天光垂帘’之时,于‘山似卧龙,水如墨痕’处寻得。”苏清影轻声念着,眉头微蹙,“描述太模糊了。卧龙之山,墨痕之水…这范围太大了。”
陈墨嘴角微扬,语气却带着笃定:“既然是‘念’的源头,入口必然与能量场有关。我们的笔就是最好的罗盘。靠近了,它们自然会有反应。”
数日的跋涉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卫星照片和古籍地图共同指向的核心区域。这里已是真正的无人区,车轮碾过碎石遍布的河滩,远处是连绵不绝、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峰峦,巨大的山体投下令人敬畏的阴影。
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山谷扎下营地。傍晚时分,高原的狂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雪沫,打在帐篷上噼啪作响。气温骤降,呼吸间带出浓浓的白汽。
陈墨将两个伪装成登山杖的超长波接收器插入地面,与车上的主机相连,构建了一个简易的周边环境能量监控网络。苏清影则调试着一台高灵敏度的频谱分析仪,试图捕捉任何异常的能量频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