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长的道士奇道:“贫道自道观建成之日便在观中,怎的从未听说过阳台观有什么宝贝?”

        老人道:“这宗宝贝可没有这么久,此宝成于十二年前,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同游阳台,李白有感而作四言诗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听闻《上阳台帖》真迹仍在观中……”

        年长的道士重又上下打量了一下三人,道:“不想老丈也是个风雅人物。”

        三人的衣衫来看,似是朔漠来的回纥牧民,但此刻细看之下老人与中年男子皆是仪表不凡,当是汉人儒生才是。

        老人捻须笑道:“书帖称为墨宝,自然也是宝贝,老夫虽粗鄙,却也想附庸一番风雅。”

        年长的道士正待再讲,身边一中年道士粗暴地一拉道:“老丈你说的那帖子,我知道,前两年叫一位施主买去了。”

        老人一惊,道:“太白先生并非书家,他的书帖虽可说是无价之宝,却也不可能卖出高价,阳台观还能为了这几个小钱卖了不成?”

        中年道士忙道:“是了,是我说得太急,并非卖了,那位施主是我观的大恩主,他来讨时,纵然不给钱,观主也是会给的。”

        阳台观乃当今圣人敕令兴建,前来布施的多有皇亲国戚,这中年道士说两年的事,彼时安禄山未反,有什么达官显贵来把《上阳台贴》讨了去,也不算稀奇。

        老人点头道:“既如此,只恨我等无缘,多有叨扰,就此告辞。”

        说着一拱手,转身便往山下去了,中年男女本还想说什么,但见阿耶走了,便也叉手告辞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