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义道:「是,是,小人长话短说,开元初年,我们所在突厥部落破败,其时我阿爷安波至已病死了,伯父安延偃带着我们投奔同姓亲族,我们大伯安道买之子,时任唐朝河东道岚州别驾的安贞节,与我们同行的还有安道买的大儿安孝节,安贞节非常感激安延偃救助其兄,遂相约两家子辈为兄弟。当时,安禄山年不过十岁,与我们虽无血缘关系,但是从小感情亲密,自幼便以兄弟相称。」
安思义咽了口唾沫,见江朔并未露出不耐烦的神情,续道:「长大成人后,大兄思顺应募从军,不久就在陇右战场崭露头角,禄山因通晓六国语言,却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
江朔若有所思道:「后来安禄山在河北偷羊被抓,反而因祸得福,投效张守珪帐下,之后平步青云,直至今日之祸。可是你又为何会来河北呢?」
安思义道:「禄山富贵之后,与大兄思顺曾在朝中相见,禄山倒是热情得很,大兄却待他十分冷淡,我问大兄贫贱时尚且相亲相爱,何故如今都富贵了反而疏远了呢?大兄只是不语,后来禄山邀我到他幕府,给我谋个差使,我便来了,当时大兄极力反对,我却鬼迷心窍……哎
。」
罗罗调侃道:「恐怕你也是今日被擒之后,才发现自己鬼迷心窍的吧?」
安思义讪讪道:「是,是,知迷而返尤为未晚……」
李光弼道:「安思义,你随着安禄山叛乱,又做了他的将军,论罪当死,光弼看在旧相识的份上,倒可以上表替你求情,就看你是否愿意为国立功了。」
安思义忙道:「愿意,愿意,需要思义做什么?李君只管指派。」
李光弼道:「你久在安贼军中,可知史思明、蔡希德军中虚实如何?请君为我谋划,若思义之谋可取,当不杀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