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是吐蕃的原始泛灵信仰,与北地“珊蛮教”有颇多相通之处,但也受到南面天竺功夫的影响,其术曰“苯”,多有神秘的修炼法门。

        比如铁刃悉诺罗所练“金钟罩”的功夫称为“象苯”,吐蕃高原无象,其形象来自天竺,象雄人认为大象皮糙肉厚,不避刀剑,因此称这门铜皮铁骨的功夫为“象苯”,而像马祥仲巴杰这样以内力震飞对手的功夫,被称为“赞苯”。

        一般人只能练成一种“苯”术,而古辛上师却是高原上不世出的人杰,身兼数“苯”,他所使的以拙破巧的铁棒功夫便是“象苯”的一种,而双掌拍击的内力源自“赞苯”,脚步与灵便掌法却是“龙苯”的功夫。

        正因为如此,古辛才被尊为“上师”,他自创的这一门铁棒与掌法结合的功夫,便是“龙象般若功”。

        江朔转眼间已与古辛上师剧斗了上百回合,虽然不知这门功夫的名称,但亦能悟出他这本功夫兼有凝重与灵巧,其实就是铁棒与掌法中也是刚柔相济、龙象兼有。

        铁棒看似沉重却以小巧灵便的手法拨动来格挡,掌法看似轻灵其中蕴含的掌力却深沉厚重,这刚中带柔,柔中有刚的功夫,令江朔一筹莫展。

        江朔所不知道的是,古辛上师心中对江朔也暗暗点头,他的功夫独步雪域高原,自从神功练成以来从没人能在他面前走过是个回合,别说他的掌法,单这一条铁棒,就没几人能接得下一招半式。

        没想到第一次出手,遇到这大唐少年的功夫竟已如此了得,非但兵器、拳脚打了个有来有回,更为难得的是,他内力修为上居然与自己也难分伯仲。古辛上师不禁心中暗忖,不知这少年的师父是谁,能将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调教得如此厉害,江朔的师父怕不是大唐第一高手?

        古辛上师却不知江朔的功夫得自于天授与机缘,并非全靠师父传授,赵蕤、李含光、裴旻、神会、北溟子、张果先生都曾指点过他功夫,更甚至于从张旭、吴道子、王维等文人雅士身上都体悟到了不少武学的真髓,才有今日的武功。

        古辛上师忽然朗声道:“少年,你的师父是谁?你不是我的对手,请尊师出来相见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